有不少的朋友問我會不會占卜,我覺得問這個問題的朋友對於「占卜」這件事是有點誤解的,或是說長期以來被神棍一類的傢伙誤導得頗嚴重,今天來講一下占卜這件事。
什麼是「卜」?卜是一種科學活動,卜這個字是由一直豎加上一點,那一直豎指的是一根竿子,長八尺,古時候長度的度量在周制時是八進位的,周制八寸為一尺,有人說當時是八尺為一丈,也有說當時是十尺為一丈的都有,不管是哪一種,都留給歷史學家去考證,但是一丈是一個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,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把男人稱為「丈夫」的原因,當然每個朝代每個時期的度量衡都不太一樣,所以到了秦始皇時才會想做個統一,究竟一尺有多長,至今還有眾多學者專家在研究著,不過看看三國演義,諸葛亮就身長八尺,張飛也是,關公九尺,呂布一丈三...如果是現在的尺,那秦漢時期就處處姚明了。
古時候的人會拿這樣八尺長的竿子去測量日影,夏至日影多長?記下來;冬至日影多長?記下來;春分、秋分....每天的日影有多長?通通記下來,記下了日影,當然也把當時的氣候、溫度、潮汐、發生的事件等等的東西也都記了下來,不然光記個日影有個屁意義啊!卜字旁邊的那一點,代表的就是日影,而測量日影長度的工具,叫做「圭」,長五寸,泥巴做成的,我們常講圭臬圭臬的圭,就是指這東西,把卜的狀況,用圭量準了,記下來,就叫做「圭卜」,也因為圭卜,早在幾千年前,我們的老祖宗就發現了「勾股定理」,也就是畢氏定理,但比那「畢氏」爽得不得了以為自己發明了什麼不世絕學硬是早了五百年之久!後來這兩個字合成一個,就是「卦」字,卜卦卜卦,多麼科學!多麼理性!多麼具有實質意義的行為,可是後來提到卜卦卻似乎成了一種倡導迷信,這是我們整個民族的悲哀。
占卜的占是什麼意思呢?就是問問看「卜」的狀況,一個卜加一個口,就成了占,也就是問卜,問卜要做什麼呢?要拿來作為判斷事情的參考。呂氏春秋裡面有說:「卜,擇也」,卜和擇是通用的,和測量的測也是一樣的,卜、測、擇這三個字是同一個意思,卜並不會告訴你可不可以,而是告訴你在實際的狀況下所預測到的較大可能性,給你作為選擇行動的參考基礎。
好比說...要出門了,嗯,看看天空、瞧瞧日影,喔!現在是夏天正熱的時節,根據長年來卜的記錄,這段時間對流旺盛,常會有午後雷陣雨,你要出門最好選早上〈吉〉,到了下午如果你沒帶傘,可能就會被大雨困住〈悔〉,即使你帶了傘,也要小心落雷〈凶〉,上午出門要記得防曬,不然會中暑〈吝〉,中暑還好,休息一下還沒有大礙,不過下午如果淋到雨,就容易感冒,到時候身體就要花好一段時間才能恢復了〈咎〉。卜告訴我們一個狀況、一種過程、一些條件,要怎麼做,還是看我們自己的選擇,這和我們早上吃著早餐看氣象報告是一樣的道理,伏羲畫八卦,天、地、風、雷、水、火、山、澤,都是自然現象,現在的卜卦〈氣象預報〉是科學,當時的氣象預報〈卜卦〉就是迷信,什麼道理?!
什麼道理?!其實還是有原因的,有機會再說,但是,我們要先建立兩個觀念,第一,卜卦、占卜基本上不是迷信;第二,既然占卜不是迷信,那對於占卜就不能用迷信的態度去面對,而是要有科學的精神,也就是懷疑與求證、歸納和推演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